“壯族三月三”是廣西民族文化的重大節日,又稱是歌圩節、歌婆節或歌仙節,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。為大力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民族文化,保護我們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非物質遺產,我校開展“壯族三月三,歌聲滿校園”主題活動。
活動中主持人講解民俗故事,學生能了解到廣西壯族三月三民俗文化。當天,學校專門為同學們開展“壯族三月三”傳統習俗專題講解,讓同學們更加深入了解廣西“壯族三月三”的歷史文化內涵,傳承民族精神。
主持人講解“壯族三月三”由來
炫民俗風采
為了讓同學們親身體驗壯族文化,迎接壯族傳統節日“三月三”的到來,學校聘請專業的音樂老師帶領同學們唱響民族團結主旋律,傳承優秀民俗文化。
男女生大合唱《彌渡山歌》
伴隨著音樂響起,現場同學們開始男女生大合唱《彌渡山歌》,整個校園霎時變成了歌的海洋,那歌聲此起彼伏,如同海風掀起的一層層海浪,熱情只增不減。
男女生對歌游戲
在主持人引導下進?對歌,感受壯族獨具特?的節??氛,活潑的旋律,歡快的歌詞,熱烈的情感,唱出廣西各民族的美好和團結,一唱一和,掀起一場歡歌盛宴。
個人才藝表演
活動的高潮,同學們自主上臺展示個人才藝,勇于表現自信的一面。學校鼓勵每個孩子突破自我,找到正能量的自己。主張每一次上臺都是一種歷練的活動宗旨,參與便是成長,每一次演出都值得被記錄。
跳竹竿舞
載歌載舞是過節的常見儀式,伴隨著山歌的節奏,同學們靈巧地跳躍在竹竿之間,跳起了竹竿舞,洋溢著青春的氣息和濃濃的民族味道。
“三月三”主題畫展
通過“三月三”主題畫展,讓同學們真正貼近“三月三”,了解壯鄉文化,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傳統,培養熱愛家鄉、熱愛民族、熱愛生活的情感,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。
制繡球活動
繡球是壯家人的情感信物和吉祥禮物。制作繡球活動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同學們的動手創新能力,培養同學們藝術修養與審美能力,讓同學們感受到壯鄉傳統民族文化魅力的同時豐富校園文化生活,加強民族團結教育,宣傳民族文化。
品民俗美食
“五色糯米飯”是壯族傳統美食,因糯米飯呈黑、紅、白、黃、紫5種色彩而得名,寓意吉祥如意,五谷登豐!此次我們以拍賣的形式互相探討交流品嘗。
活動當天同學們在各班班主任的指導下,大顯身手,積極參加了制作五色糯米飯,在大家的齊心協力,一道道傳統美食在同學們的巧手下千變萬化,為我們呈現了一幅幅美麗的圖畫。
美食拍賣會
同學們為了得到老師們高價拍賣,在競拍環節前通過作品介紹親手制作的美食,來博得競拍老師的青睞,爭奪最高價德馨幣。各班代表化身演講家,胸有成竹的喊出各自的競拍價。
拍賣會現場,同學們熱情高漲,紛紛高喊老師們加價,場面熱鬧非常。在歡聲笑語中,各班同學們的既收獲老師們競拍的德馨幣,又獲得義賣后的美食,吃得不亦說乎。通過動手獲得的獎勵,洋溢著滿是自豪的神情。
豐富多彩的活動,讓同學們感受到濃濃的節日氛圍,傳承民族文化,增強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,從而激發同學們熱愛黨、熱愛祖國、熱愛家鄉的情感,提升師生們的民族文化素養,促進學校民族團結教育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