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孩子進入了青春期,很多家長的心里都會出現一個詞——“叛逆”,由此引發出一系列的苦惱、恐慌、不知所措,甚至如臨大敵等情緒。我相信,這是大多數家長的反應,而這樣的反應背后,往往是家長們對青春期缺乏一定的了解造成。其實,除了叛逆,你發現你的孩子長大了嗎?青春期是人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繼嬰兒期后的第二個發育高峰,也是由兒童逐漸發育成成年人的過渡時期。在這一時期,青少年從身體、外貌、行為模式、自我意識、情緒特點等各個方面都已逐漸脫離了兒童的特征而逐漸成熟,可以說是青少年身心變化最為迅速而明顯的時期。這些重要的變化,往往會使青少年產生困擾、自卑、迷茫、焦慮等復雜情緒,由此產生諸多不良的心理和行為問題,給家長們在養育孩子過程帶來中又一艱巨挑戰。
如果說在兒童時期,孩子更多的是聽從于家長的意見和想法,到了青春期則完全不同。由于青少年在外形上快速發育,逐漸具有成年人的模樣,這使得他們在心理上產生了強烈的“成人感”,渴望社會、學校和家庭給予他們成年人般的尊重與信任。他們開始要求有屬于自己的空間和隱私,不愿父母或老師過度地干預,能像成年人一樣做主和自由,甚至通過嘗試做一些從沒有做過的事情,希望得到成年人的認可,反之,就會出現與成年人相抵觸的情緒。在青春期中,青少年熱衷于思考自己的優點和缺點,他們開始比以前更常照鏡子,十分注重自己的相貌、形態和穿著,對他人的看法和評價敏感而關注。同時他們也能體驗到自己和家人、老師等各種關系的存在,他們害怕被指責或批評,渴望理解與寬容。這些豐富的認識和體驗會使得他們的內心世界產生巨大波動,常顯得很自戀,有時卻又夸大自己的缺陷,最后還總因自己的不夠完美而沮喪。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,青少年接觸的知識面越來越廣,內心世界越來越豐富,他們渴望與他人分享和交流。通過學校生活,他們與同伴相處的時間更多,交流的話題也更廣,特別是在與家長和老師產生矛盾之時,同伴是他們獲得理解和支持的重要途徑。這使得他們信任同伴勝過家人和老師,更多地與同伴一起交流、活動,結交志趣相投的同學為知心朋友,無話不談,形影不離,將同伴關系視為社會交往中更重要的社會關系。隨著青少年生理發育的成熟,他們對自己和異性也產生了特殊的心理變化。他們對兩性身體外表的變化十分敏感和關注,無論男生還是女生,都非常關心來自于異性的評價:是否帥氣、漂不漂亮、能不能引人注意、是否被他人接受和欣賞等。這些評價影響著青少年進一步對異性產生好奇、向往、疏遠等一系列復雜的心理變化,這些變化給他們帶來了特殊的情感體驗,他們渴望了解性知識和性奧秘,甚至憧憬愛情的降臨。這些性意識的發展也進一步促成青少年的獨立意識和自我管理,最終完成心理上的“成人“。其實,青少年在青春期中的各方面發展仍不完善,比如他們還未形成相對穩定的個性,還沒有成熟的情感世界,缺乏承受壓力、克服困難的意志力,加上他們十分缺乏社會經驗,這使得他們表現出各式各樣的心理沖突和矛盾,有時甚至通過反抗來掩飾自己的脆弱,他們對父母依然有依賴,依然希望得到精神上的理解、支持和保護。
所以,青春期是充滿了矛盾的時期,也是對親子關系提出又一重大考驗的時期,父母只有對孩子的青春期擁有更多科學的心理知識,掌握與孩子正確的溝通技巧,使自己成為高情商父母,用積極的態度去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,踏上健康快樂的人生旅途!